洗脑50亿人最有争议的世界第二,赌赢了
文/金错刀频道
这几天的世界杯,网友都被中国品牌洗脑了!
中国也确实是本届世界杯最大赞助商,为世界杯赞助了共13.95亿美元,比美国的11亿美元还多。
钱撒出去了,海信的一句“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广告更是洗脑了世界杯的50亿受众。
有人质疑,这是海信借世界杯打擦边球,违反广告法。
也有人吐槽,海信这波是给世界第一打了广告。
这其实不是海信第一次干了。
早在年成为欧洲杯的顶级赞助商时,海信就把“海信电视,中国第一”打在了赛场上,年俄罗斯世界杯,也是熟悉的“中国电视,海信第一”。
很多人疑惑,海信真是中国第一吗?
事实上还真是。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从年开始,海信电视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如此风光的背后,这个中国第一,这些年其实走得并不容易。
小弟疯狂搅局,
差点要了彩电老巨头的命
十年前,还没跑路的贾跃亭一句“生态化反”,让海信董事长周厚健都不得不低头:
“如今好像到了你不是互联网企业就很自卑的地步。”
年,贾跃亭站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的舞台上,宣布推出两款超级电视,价格却仅为同行的一半。
一时之间,传统家电厂商阵脚大乱,许多厂家的电视价格也跟着下降了不少,只有海信除外。
然而头铁的海信,终究还是没能避开互联网企业的锋芒。
尽管海信在乐视之前推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智能电视VIDAA,但由于少点噱头,风头完全被乐视碾压。
在乐视推出超级电视的第二天,海信电器股价更是大跌8%。
对手已经把战火引到家门口,周厚健给出卖惨式回击:“做电视对别人可能就是一顿饭,对海信却是一条命。”
除了乐视,华为、小米等企业,也在往海信的痛处越扎越深。
当时,互联网品牌采用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打法,线上社区、媒体成了新的销售入口,而且产品会根据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再加上明显的价格优势,销量激增已是常态。
与之相比,传统巨头海信在这些方面远远不足,别说迭代了,连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展示给消费者,海信都搞不明白。
曾经的海信甚至连产品经理都没有,一位海信的高管曾坦白,“那时家电企业是不需要产品经理的,曾有人半开玩笑说,三星、索尼就是我们的产品经理,直接抄就是了。”
搞不定用户,也搞不清产品,年海信直接被小米抢走了销量第一风头。
焦虑的周厚健,还找来易到用车CEO周航、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等人来诊断病因。
周航曾在交流中,给海信工程师当头来了一棒:
“我想请问,你们去街头做个调查,找个人来问,4K、P这些概念有几个人明白?”言下之意是,海信只会推出4K电视,却不会跟用户沟通。
而互联网品牌在这点却做得相当好。曾被外界称为海信智能电视VIDAA之父的高雄勇在离开海信后都承认:
“我跟王川(小米电视负责人)说,智能电视你玩不过我,我的软件做得比你好,我们有那么多年经验……但我看了那个(小米电视)之后,我无法说了。”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即使受到这么多冲击,毕竟是老品牌,海信品牌整体零售额占有率还是排名第一,地位还算稳固。
国内被同行嘲笑,
国外却抢破头
在国内,海信只能老老实实守住大盘,但一出国,海信却像开了挂。
从年到年,海信的海外营收从亿涨到了亿,占比更是从不到20%直接攀升到42%。
在年“黑色星期五”期间,消费者因为购买海信电视而差点儿打起来,“一瞬间就没货了”。
连见惯世面的迪拜土豪收到快递时,都表现得宛如从没见过电视:
全程录播海信激光电视进屋和开机体验的视频,时不时惊呼,“买了台和车一样大的电视”、“看Netflix体验简直爽到爆”!
曾被国内互联网企业残忍围剿,海信怎么就摇身一变让老外抢破头?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因为这些年海信频繁刷存在感。
从年开始,海信砸下数亿,分别以顶级赞助商的身份赞助法国欧洲杯、俄罗斯世界杯……
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曾说,“赞助欧洲杯、世界杯那两年,利润每年都在破记录。”
但能让全球人认可,仅靠刷脸当然远远不够。
1.做奇葩产品,让同行眼红
年,在国内同行都在扎堆销售液晶电视时,海信却另辟蹊径,盯上了激光电视。
之所以做激光电视,海信说“我们不能总是走在人家后面”,当时液晶电视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由于各家产品都差不多,国内厂商只能靠价格战来抢用户。
做激光电视,海信花了7年的时间。
过程也很难。因为激光电视涉及到的技术,都不是电视厂商的擅长,别说国内,国外都很少有人做激光电视,连LG都放弃了。
但海信还是头铁做了下去,董事长周厚健亲自带队,一个研发团队员工曾回忆,“有时候我们会想着指标低一点行不行,周董的态度很坚决:不行。”
当时激光电视概念算是奇葩,再加上价格昂贵,一些人甚至用“智商税”来形容,海信的孤注一掷,一度成为业界的笑柄。
TCL电子CEO张少勇甚至放出大话:“OLED电视和激光电视卖得好,是天理不容!
就是这么一个被同行瞧不起的激光电视,却让海信翻了身。
仅在中国市场,年就出现了将近10家激光电视企业。
今年上半年,海信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到49.5%,直接占了全球激光电视市场的一半,也成了海信收入的重要支柱。
当初叫嚣的同行,只能默默闭嘴。
2.抢硬核技术,让用户服气
如今电视产业的竞争,也从屏幕到了芯片。
因为屏幕越大,画质清晰越不容易,谁能保证画质更出色,谁就能成为用户的选择,而决定电视画质的关键,就是芯片。
相比手机,电视芯片门槛其实不算高,只要肯砸钱,都能做成所谓的自研芯片,但想要真正打破国际垄断技术,还是非常难。
年海信推出的芯片,就能跟国际巨头索尼、三星并列,今年1月,海信最新的8KAI画质芯片,直接打破了日韩企业在画质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
结束外国垄断历史的背后,海信在芯片上一研发就是20多年。
海信会花这么大精力去做芯片,还是因为海信认为,“没有自己的芯片就没有定义产品的资格”。
很多人不知道,如今海信在激光显示的专利,甚至超越了索尼、西门子、苹果、LG、三星等国际巨头。
做最难的事,让这个老字号反而越活越好。
混成出海老司机,
海信靠的不仅是氪金
老牌国产电视,很多都在变成人们的童年回忆。
比如曾经家喻户晓的“彩电大王”长虹,年市场占有率达到35%,长虹甚至连续稳坐行业第一宝座近20年。
年诞生的康佳也是如此,曾经无论是销量还是销售额,都是行业前三。
然而过了几年,长虹转型失利,甚至以万贱卖了总部大楼,彻底跌下神坛。
康佳的销量排名也明显下滑,连续10年亏损,被挤出国内彩电第一梯队。
同样是老牌电视,海信也遇到过问题,为什么没有变成时代的眼泪,还混成出海老司机?
这是因为海信做到了一件事: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决定公司经营关键的能力必须在自己手上。
当初长虹出海,就是因为销售上过于依赖美国一家公司,最后却被对方欠下44亿,元气大伤。
其实海信最初出海,路子也和长虹差不多,依靠中间商。
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曾说,这是一条最容易、不用操太多心的路,也几乎是所有中国家电企业出海时共同的选择。
但是,“不做自主品牌,没有后劲,没有造血功能,就是等死”,所以,海信还是选择了最难的路:独立出海。
于是,在年,海信自己抓起了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品牌推广,砸钱在北美、欧洲成立研发中心,年马不停蹄又建立捷克工厂。
与此同时,海信还在全球布局近百家旗舰店,不做神秘的东方巨头,而是接地气跟当地人直接沟通:
在非洲,发现当地人在做饭时喜欢照镜子,海信就在当地推出首台镜面冰箱。
在中东,当地人偏爱金色,海信就为激光电视专门定制了可移动的金色画框。
如此接地气的背后,根源还是海信对本土化运营的重视。
这一点,在海信收购东芝也有体现。
管理上,海信收购东芝之后,没有马上把员工换成中国人,而是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改变:
所有部门正职均是日籍管理者,将管理层级从7个压缩到4个......治好了东芝的大公司病。
产品上,在海信之前,东芝已经2年没有推出新产品。
收购以后,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曾三次到东芝调研,海信会甄别哪些是东芝的特色,再把自己的新技术加进去,最后融合两者的强项,补足东芝的产品线。
只用15个月,就让东芝结束了连续8年的亏损。
结语:
曾有媒体问海信掌舵人周厚健,最不希望海信像自己的地方是什么?他毫不迟疑地回答:“呆板。”
海信集团内部也称呼周厚健为“技术偏执狂”,海信曾总结出发展“五件宝”,其中一条就是“作为技术偏执狂,为海信奠定了工程师基因”。
然而恰恰是这种偏执,让海信非常要强,危机感相当重。
在当时互联网企业冲击下,海信一度被外界认为古板、封闭,但靠着周厚健对第一的执着,海信不仅挺了过来,还找回了尊严。
周厚健曾坦言,“我不是不会作秀,不是不喜欢作秀,关键是秀不秀得好。”
敢对50亿人喊出“中国第一”,显然靠的不仅是胆大。#海信集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江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