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虽好难阻激光未来,中国力量主导电视新
[钉科技述评]有长者如此比喻人生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事实上,在钉科技看来,所谓的产品“颠覆性创新”遵循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跳出某种产品本身去进行创新、升级,但最终在产品类型上并无变化,比如,智能手机对于功能手机的“取代”正是如此。
当前,电视行业也在经历类似的变革。以海信为代表的厂商推出激光电视,试图打破电视产品固有的“屏”的束缚,使得观看尺寸的选择更加自由、适应场景更多样,从而让“显示无处不在”。在钉科技看来,或早或晚,这场激光电视的变革将席卷整个行业,全球电视市场的“中国时代”或开启。
技术不断完善
激光电视,作为一个概念,其实不算新鲜。据钉科技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有了相关的技术雏形,年样机已经开始推出,但此后鲜有产品落地,技术的相对不成熟,是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
不过,尽管经历近十年波折,但国内企业此后独创“激光荧光色轮技术”,有效解决了激光显示中,亮度、稳定性、成本三者的矛盾,使得激光电视有了进入千家万户的可能。
在我国,激光显示先后被列为八五、九五和十五规划的发展项目,年再次进入科技专项研究规划。在七五规划中,激光应用技术也成为了首批科学专项之一。作为在中国彩电市场已连续14年取得第一的海信,早就在技术上做准备。据了解,年,海信率先切入激光电视领域并获得国家计划支持。年,海信在全球率先发布激光电视产品,并作为公司掌门人周厚健亲抓的“一号工程”。
激光电视技术的完善,在推动者海信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钉科技了解到,目前,海信已实现激光电视完全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制造,累计申请专利多项。海信在不断研发推广中,不断检验激光技术的成熟性。现阶段,海信凭借多年的技术储备,已经是在激光电视领域运作最为成功且最有实力的企业。
近期的两个具体体现在于:一方面,从80吋到吋,海信激光电视全覆盖,证明海信具备了主流全尺寸产品规模量产的能力,也证明了海信在激光电视领域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另一方面,海信率先实现激光电视全面4K化,在传统平板电视都没有做到的情况下,具备标杆意义,同样证明海信在显示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
技术完善,激光电视才具备了“颠覆传统”的第一个可能。
产品趋向成熟
技术持续完善,推动着产品趋向成熟,全尺寸产品规模量产、全面4K化,也仅仅是产品成熟具体表现中的两点。以海信为代表,其激光电视产品趋向成熟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其一,“全尺寸”覆盖。随着新产品的推出,海信激光电视已覆盖80、88、、、吋5大规格段,其显示性能、音响效果和智能体验全面升级,可满足用户对家庭大屏影音产品的全部场景需求。海信激光显示公司总经理高玉岭还透露,海信激光电视不仅会深耕超大尺寸市场,有可能在80吋以下市场进行布局。
其二,显示性能提升。高亮度、广色域、高对比度是激光投影的三大特点。激光光源由于光线波长的原因,其色域覆盖可以达到人眼的90%以上,而传统的LED电视只能达到约60%以上。此外,高色域可以更准确的还原出画面的真实色彩,让画面更加丰富,看起来更加真实而富有层次感。
海信近期发布的吋S6系列激光影院突破了屏幕的局限,英寸至英寸之间可任意调节尺寸,最大画面可以大到3.m×1.m,可以直接将屏幕作为“电视墙”。该产品实现了4K超高清显示,色域覆盖达到了%,达到了液晶电视难以企及的电影画面显示效果,它还采用了HDR显像技术、HZMEMC运动画面补偿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画面层次和运动画面流畅度。
其三,音响效果升级。声画合一才能带来更好的体验,美国著名科技杂志《Dealerscope》指出:海信4K激光电视的画质显示技术和音响配置均达到了专业级水平,在完美呈现HDR内容的同时,与内置的哈曼卡顿音响以及无线低音炮一起,将声音轻松充满整个房间且不会失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非凡的沉浸式音画体验。
其四,智能体验优化。智能时代,以家庭为中心的娱乐产品才会更受喜爱。海信激光电视搭载搭载自家VIDAA智慧电视系统,支持在线影视、家庭KTV、在线健身、家庭教育、老年大学、电视购物等多场景智能生活体验。
全尺寸布局,显示、音响效果提升,再加上软硬结合、优化智能体验,海信通过打造更成熟的产品让激光电视有了“颠覆传统”的第二个可能。
产业合力形成
有道是“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众人拾柴火焰高”,激光电视之所以愈发被与OLED、量子点并论,是因为产业合力正在进一步形成。
从终端厂商来看,激光电视阵营逐步形成,更多产品会进入消费者视野,厂商的市场教育成本以及产品“边际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钉科技总结认为,阵营目前主要包括三类企业:
其一,传统电视厂商,包括海信、长虹等,熟悉行业规律,了解市场需求,口碑、渠道资源丰富;其二,传统投影厂商,包括激光荧光色轮技术的专利持有者光峰,全产业链进行布局的视美乐,以及索尼、明基等;其三,新兴互联网品牌,包括小米、坚果、极米、艾洛维、微鲸等以及之后可能加入的一些创业团队,从定位上更亲近新生的互联网一代。
除了厂商数量,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国内厂商掌握核心技术,占据主动。相对于OLED、量子点基本被韩系企业掌握,大尺寸面板资源也更多被韩系企业控制,激光电视的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已经可以做到自主可控,有着相当理想的产业自主性,不再受制于人,这也是中国厂商决胜全球市场的关键。
其次,技术密集,相对而言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一方面,激光电视更多表现在技术密集,不需要大量资本、资源投入,在发展路径上更为经济;另一方面激光用于显示,只输出红绿蓝三元色,所以“周边波长”产生的能源浪费最低,加之激光器自身的高效性、长寿命性,在现阶段看,是最“环保”的技术。
另外,11月30日,激光电视产业促进联盟在京成立,激光电视产业引领者海信以及德州仪器、光峰、极米、京东等上下游企业均参与其中。合力形成,激光电视具备了“颠覆传统”的第三个可能。
市场需求显现
今年以来,彩电市场整体表现依旧低迷,激光电视通过带动着80英寸以上高端大屏市场全面爆发,成为市场热点,海信激光电视用户调研数据显示,“大屏震撼”和“舒适护眼”分别占据用户购买动因的68%和51%,这也表明激光电视正在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同,市场需求已经逐步显现。
消费升级,在电视领域,尺寸增大是主要表现之一。10年前,国内电视机的平均消费尺寸只有30英寸,5年前这个数字上升到40英寸,而现在则已经超过50英寸,55英寸、60英寸等,均是消费热门,80英寸以上产品则似乎实现着跨越式发展。
激光电视的优势是,能在80-英寸的尺寸内,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经济性的购买选择。相较之下,当前在市场中还有相当比重的液晶电视,很难实现80英寸以上的出产,即便可以实现,成本和售价将成指数级增长,包括入户安装等,也都将形成制约。
海信激光显示公司总经理高玉岭表示,未来三年,70英寸以上大屏电视市场需求将超过万台,现有第三代电视大屏化发展面临成本高、体积大、功耗高等问题,技术升级换代投入巨大。激光电视打破了屏幕的限制,具备让显示无处不在的潜力,可以让电视变成“电视墙”,给用户带来难以想象的视觉震撼体验。
中怡康数据显示,截止今年十月,线下市场4K份额已基本稳定在70%左右,随着大尺寸份额的扩大,将稳步提升。据IHS预测,未来三年4K电视全球出货量将超过50%,未来5年80吋及以上大屏市场的年度增幅将达到%左右,足以证明同时具备大屏、4K的海信激光电视将代表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
海信已经开始收获推广激光电视的红利。中怡康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海信凭借88、、吋三个规格激光电视产品在80吋及以上市场份额达到43.09%,在85吋及以上大屏市场份额高达56.27%。需求明确,激光电视具备了“颠覆传统”的第四个可能。
无序走向有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激光电视市场升温的同时,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亟待规范。比如,激光电视与激光投影的概念并不清晰,配置不一、价格混乱;亮度是决定激光电视画面效果的核心指标,市面上也出现各种不同的亮度单位和亮度标示方法,让消费者非常困惑。激光电视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是未来彩电业转型突围的重要方向,市场的规范发展至关重要,而相关标准,已经确立。
11月23日,在海信激光电视新品上市发布会上,海信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启动了《激光电视机技术规范》制定仪式,共同牵头起草中国激光电视行业的第一个国家电子行业标准。
据了解,《激光电视机技术规范》将规范激光电视术语、以及产品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等,要真正满足电视机的标准要求。明确提出了激光电视是应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配备专用投影幕,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或互联网电视节目的设备,其亮度指标要达到液晶电视国标的尼特以上,这样才能保证用户观看电视时获得真实可靠的画质效果。
标准确立,让市场有序而行,给企业规范,让市场健康,激光电视具备了“颠覆传统”的第五个可能。
阿基米德曾经这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而以海信为代表的激光电视企业已经具备了“颠覆行业”的五个可能性,对于外界的“看好或看坏”,海信们或许无需理会,看好,或许是联盟力量的进一步壮大,而看坏,无非是一些厂商还无法放弃眼前红利,但未来已来,中国厂商已经掌握了更大主动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