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市场一路高歌直驱厂商如何抢占先机东
随着三星、LGD等韩国面板巨头近年来陆续退出LCD市场,松下也于年11月25日宣布将在年前全面撤出液晶面板业务。此消彼长,国内厂商在与日韩企业的竞争中LCD市场份额日益提升,年占比超过50%。这是本土企业在面板市场上打响的第一枪,毫无疑问国产化渗透将始终成为面板领域的主旋律。
OLED,下一代面板大趋势
就目前发展来说,LCD经过多年沉淀,市场已进入充分成熟期,产能扩张业已接近尾声。国内方面,京东方在武汉的10.5代线将在1Q20投产,预计需要1年的产能爬坡时间,这将成为京东方的最后一条LCD产线;惠科在绵阳的8.6代线也将在1Q20开始产能爬坡,由于惠科正处于持续亏损中,未来继续投资的可能性较小;TCL华星的深圳11代线将在1Q21投产,这同样将是TCL华星的最后一条LCD产线。三星与LGD等巨头的退出,除了丧失与国内厂商竞争的优势外,他们更是瞄准了下一代面板发展趋势——OLED面板。
▲来源:《传感器技术》,中泰证券研究所
OLED是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其发光原理上与LCD显示技术存在着显著差异。与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不同,OLED单点发光使得屏幕显示更加均匀,并具有近乎无穷的对比度;Cell制程无需形成液晶盒与背光源,有效降低了屏幕厚度;载流子注入并复合导致发光的方式使其所需驱动电压更低、响应速度更快;同时OLED屏幕还具备可弯折、柔性的特质等。相较LCD面板,上述性质均存在明显优势,因此业内普遍认为,OLED显示屏将革命性地取代LCD屏幕,成为市场主流。
据IHSMarkit预测,年OLED面板出货量将增长50%,达到万片,到年将达到万片,到年将达到万片,到年将达到万片。对于国内厂商而言,下一个蓝海市场正是OLED。从年至年,国内OLED产线迎来了投资高峰期。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投资高峰期的到来,同时伴随着OLED面板企业的良率逐步提升,叠加下游OLED产品渗透率提升带来的需求增加,国内逐渐迈入后段模组线的建设过程,这势必将拉动后段模组设备的需求。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年,国内模组段设备市场空间分别为30-40亿、60-70亿、-亿、亿左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OLED模组设备有望放量
在面板生产的三大工艺流程中,前两道工艺较为复杂,对应技术壁垒高,基本被韩国和日本企业垄断。后段Moudle门槛相对较低,且更换频率更高,已经率先开启了国产化进程。预计年,OLED模组设备国产化率将达到50%以上。
面板后段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切割——面板测试——偏贴——IC+FPC邦定——TP贴附——模组测试。目前市场上建设一条完整的OLED后段模组加工产线所花费的投入约为1.5亿,其中涉及的主要设备有:切割设备、检测设备、邦定设备、贴合设备、折弯设备等。
▲来源:IHS、中泰证券研究所
以上模组设备中,最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