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剖析面板价值拐点

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620/4409824.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盛证券,郑震湘、佘凌星、陈永亮)

一、技术周期:液晶面板是什么?

显示面板大尺寸以LCD为主,小尺寸以OLED+LCD为主。显示面板主要包括LCD和OLED。LCD是当前显示面板的主流,应用于电视、电脑、平板、手机。OLED在中小尺寸(手机、手表)渗透率逐渐提升。液晶显示器件核心是背光模组和面板模组。面板模组由外向里分别为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玻璃基板、液晶、TFT阵列、玻璃基板。典型LCD面板产线的布局分为:TFT-Array(下基板玻璃)段,CF(彩色滤光片)段,Cell(液晶注入封胶成盒、基板切割磨边等)段,module(贴POL、COFbonding、组装背光源等)段。

广泛范畴显示技术处于LCD、OLED过渡期间,液晶技术世代线升级已经放缓,内部微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化和竞争力。

显示技术周期30~40年:80年代末跨入液晶时代开始使用半导体制程,摩尔定律下LCD相对于CRT有革命性提升。新技术OLED、MicroLED同样基于半导体工艺,革命性减弱。

液晶技术周期2~4年:G1到G10.5持续世代线升级,夏普在年开创10.5后停滞10年,年大陆京东方、华星光电才重启10.5代投资。技术放缓,一方面产能膨胀减小,另一方面投资壁垒过高。

LCD范畴内微创新持续不断:围绕背光源、背板技术、显示材料、排列方式的创新不断,近期如BDCell、Mini背光。

大尺寸领域以LCD为主。根据Witsview,OLED价格和成本与液晶差距在5~7倍。OLED渗透率还未起量。全球2.2亿部TV销量,/年OLED电视出货量/万部,渗透率1~2%

OLED在小尺寸迅速渗透。根据IHS,近几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约在14亿部左右,OLED渗透率约40%。高端的可穿戴(手表、手环)主流也是OLED。

二、供给端:长维度看产业转移,短维度看扩产尾声

2.1、产业转移逐渐完成,关厂时点不改行业趋势

供给端的波动产生的产能周期,是贯穿面板周期性的主要来源。根据Omdia,目前全球每年显示面板(包括LCD及OLED)产能面积约3.3~3.4亿平方米。面板行业在~年迎来集中释放的扩产周期,季度出货面积同比增速达到9~14%,32寸TV面板价格从年初的74美元跌倒年底的32美元。面板行业在~年新增产能比较有限,季度增速下降至5%以内,面板行业价格也在/05迎来拐点。

三星关厂与否对年全球显示面板增速影响约3%。根据digitimes,三星仍在生产产线主要由部分在产的L7、L8-1、L8-2所组成,三星原计划-12-31关闭所有韩国在产LCD产线。由于面板行业供不应求,三星出于供应链安全问题,推迟至Q1关厂,根据目前市场情景,有可能进一步推迟关厂。根据TrendForce调查,三星仅会保留其中一条G8.5至年底。

我们根据omdia、witsview等三方数据,测算全球显示面板(包括LCD及OLED)面积,如果假设三星在年底关厂,年显示面积增速为2%;如果假设三星不关厂,年显示面积增速为5%。无论三星关厂与否,年显示面板面积增速比、年均有显著下降。

假设三星不关厂,年全球中大尺寸LCD面积增长约7%。根据国盛证券电子团队测算,如果只统计应用于TV、IT的中大尺寸LCD产线,全球每年出货面积约2.2~2.3亿平方米,假设三星不关厂的情况下年的出货面积增速为7%,其中三星年LCD出货面积占全球约5%。季节上LCD面积增速将会呈现前低后高,H1面积增速为5%,H2面积增速为8%。

当前供应链零组件缺货,实际产能增长会受影响。以上测算主要根据规划产能计算,如果考虑到当前全球供应链紧张、零组件缺货,诸如NEG跳电停工影响的玻璃基板短缺、半导体晶圆产能不足导致的TDDI/DDI涨价等,部分厂商无法完全有效开出产能,实际上LCD供给面积会打一定折扣。

LCD产业转移在过去五年逐渐完成,国内龙头企业将逐渐掌握行业话语权。根据国盛证券电子团队测算,~年韩国产能市占率大幅下降,年韩国产能(假设均不退出)将占全球中大尺寸LCD面积14%,京东方及TCL科技合计将占46%。由于京东方收购南京熊猫8.5和成都熊猫8.6代线,TCL科技收购三星苏州8.5代线,国内龙头厂商份额持续迎来明显增加,并且这个趋势随着潜在的更多二线厂商被整合、潜在的海外厂商未来的退出,份额还有提升空间。

产能扩张尾声:面板产业的地域转移为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大陆。这轮大陆主导的投资在11年逐渐起量,17~18年10.5代线释放进入高峰,在21年进入尾声。

区域竞争尾声:四类厂商逐渐出清。(1)产能退出类:三星、LGD、CEC,产能逐步减少;(2)产能维持类:友达、群创,不新增产能,转型利基市场;(3)产能增长类:京东方、华星光电,具有新的10.5代线释放;(4)二线独苗:惠科,产能扩张幅度较大。根据omdia、witsview,及我们测算,预计年京东方+华星光电产能占比接近50%,龙头厂商份额不断提高。

2.2、周期性为什么减弱?

(1)技术周期:升级放缓,处于LCD向新技术过渡阶段。G10.5资本壁垒过高,G8.5增量有限。

广泛范畴显示技术处于LCD、OLED过渡期间,液晶技术世代线升级已经放缓,内部微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化和竞争力。这种背景下,后来者利用投资高世代线弯道超车的难度提升,有利于行业格局的稳定,龙头话语权增强。

根据我们测算,全球中大尺寸LCD面积(只统计6代及以上LCD产线)中,以K/M的标准产能估算,每增加一条满载G10.5,影响全球中大尺寸LCD面积约5.5%;每增加一条满载G8.5,影响全球中大尺寸LCD面积约3.0%。

如果以全球显示面板面积(含所有LCD和OLED)作为分母,每增加一条满载G10.5,影响全球中大尺寸LCD面积约3.8%;每增加一条满载G8.5,影响全球中大尺寸LCD面积约2.1%。

G10.5具有较高资本、资源壁垒。实际上,按国内龙头企业的投资标准,一条G8.5产线投资规划在~亿元,一条G10.5投资规划在亿以上。面板企业往往需要借助于外部融资,才能撬动如此规模的项目,尤其是G10.5代,具有较强的资本壁垒。此外,G10.5要求2.94*3.33m的大片玻璃基板,运输难度较高,玻璃基板供应商往往是in-house建设,对于供应链配套和整合能力要求较高。

(2)产能周期:扩产尾声,新增规划产能减少。

以长时间的维度看产业转移:过去面板产业先后经历日韩、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不同地区转移,中国大陆目前基本承接本轮转移产能,在下一个潜在产业承载地区出现之前,中国大陆将作为LCD面板的世界工厂,产业格局相对稳定。

以较短时间的维度看扩产尾声:Q2~年底,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厂商抛出5条G10.5、7条G8.5的LCD产线建设规划,随着这些产能逐步释放,价格快速下跌。截止目前展望年级以后,面板龙头企业基本停止投建新的LCD产线,新增产线较少。

年增量产能有限,新线比较少。(1)增量产能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2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