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视不踩坑,教你读懂电视的各个参数指标
电视机,应该算是最为常见的一个家用电器了,而正因为太常见了,很多人在选购的时候,似乎也不会考虑太多,框定一个预算范围,看下适合的尺寸,最后几个品牌里选个自己喜欢的,或者知名的,也就购买了。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有些品牌,利用大家这样的心理,在产品描述上做些手脚,一不留神你就中招了,最后买到的电视产品也不是那么的称心如意。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电视的那些性能参数都代表了怎样的含义,搞明白这些,对于购买电视,应该能有不少的帮助。
不同面板、技术有啥区别?
作为一台电视,核心自然是这块屏幕,不过现在市面上的电视,什么QLED、量子点、MiniLED、OLED五花八门,很多人上来光这个就直接看晕了,那么这些面板之间有啥区别的呢?
实际上,包括QLED、量子点、MiniLED在内,本质上都还是液晶电视,只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来提升屏幕的色域、亮度等指标,以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比如QLED和量子点,是指采用了量子点材料的液晶电视,这一技术可以提升电视色域范围,显示更多色彩。
而MiniLED就如同它的名字,把作为背光的LED灯珠变得更小、更密集,从而提升背光均匀性,使得屏幕亮度更加均匀,另外控光分区也会变得更多,可以提升电视的清晰度、对比度等。
至于OLED,则不同于液晶电视,而是采用了有机发光管自发光的特性,无需背光,与液晶有着质的区别。OLED屏幕可视角度更大,更节能,对比度更高。
另外就是如今市面上出现了少量高端电视所采用的MicroLED,看上去似乎和MiniLED差不多,不过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简单来说,MicroLED就是将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源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其LED单元能够小至50微米,既有着LED背光屏幕高效率、高亮度、反应时间快等特点,同时又具备OLED自发光无需背光的特点。有着低功耗、长寿命的特点,但受限于当下的技术条件,目前主要应用在一些高端产品上。
关于这些不同面板、技术之间就将有哪些区别,我们此前也撰写了相关的内容,可以前往详细查看:小米发布了一台OLED电视LCD、LED、OLED这些面板究竟有啥区别?
软屏和硬屏有啥区别?
不少人在买电视的过程中,会发现液晶屏幕还氛围软屏和硬屏,那这两种屏幕类型,又有何种不同呢?其实所谓硬屏,就是IPS屏幕,LG为了推广该技术所打造的营销概念。由于液晶分子排列方式不同,软屏的液晶分子排列和扭转在竖直面(垂直玻璃基板的面内),用手按压屏幕表面时力会传导至液晶分子层,液晶分子受力偏转且恢复力差,导致透过率变化、进而产生波纹;而硬屏的液晶分子排列平行于基板,按压时偏转微小,基本无透过率变化,无水波纹现象。
常见的软屏通常是VA屏,以富士通的MVA技术、以及三星的PVA技术为代表,该类屏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视角度,通常可达到°。而IPS技术最早是日立于推出的液晶屏技术,后聚拢了LGD、瀚宇彩晶等厂商。IPS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像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由于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会使开口率降低,减少透光率,因此IPS应用在液晶电视上会需要更多的灯管,而在一定程度上,耗电量也会大些。
至于软屏硬屏谁好谁坏,其实也相当复杂,这里简答总结一下,相对来说,软屏有着更高的对比度,并且最低亮度也会更低,且不容易漏光,但可是角度较差,而硬屏的话,则有着较好的可视角度,但对比度会差一些,最低亮度也会相对更高一些,此外就是普遍会有漏光现象。
控光分区、背光分区什么意思?有啥区别?
首先要说的,控光分区也好,背光分区也好,只是厂商在营销是叫了不同的名字,本质上是同一个技术。而这个技术存在的意义,在于将液晶电视的背板LED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实现独立控光,有了这个技术,就可以确保电视的画面在该亮的区域更亮,该暗的区域更暗,使得画面有更高的对比度。
硬件控光分区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侧入式条状控光分区,通常用在侧入式背光的电视机上,控光分区是条状的,这种条状控光分区的数量少,无法对不同区域的亮度进行精细调控。
另外一种是直下式控光分区,将背光灯分割为几十个上百个小单元,类似棋盘布局,因此也被称为棋盘式控光分区,每个小单元可以单独控制,各个单元之间不会相互干扰,该暗的地方能够暗下去,该亮的地方能够亮起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在画面的展示上也就能够呈现更多的细节和对比度。
除了分区方式不同之外,对于一些高端电视,分区数量也相对较高,控光越精细,最终显示效果自然也越出色。
分辨率有啥讲究?为什么说还有假4K?
有屏幕自然就会有分辨率,所谓分辨率,就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值的多少,可以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观感也就越好。比如说p,其中字母p只是逐行扫描,即在逐行扫描下达到X分辨率。而随着这些年技术发展,显示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从p到p、2K、4K、8K。
不过如今p这种分辨率现在是比较少见了,或许只会存在于一些32英寸这样的小尺寸电视上,p这样的分辨率也是越来越少见,2K、4K则是目前的主流,而8K受限于片源、传输等原因,目前普及度相对也没那么高。
不过,需要注意的,并不是说标注了多少分辨率,就一定会给足你这个分辨率,以如今比较主流的4K分辨率来说,就曾出现过不少的假4K。这里面复杂的技术区别这就不完全展开了,简单来说,真4K面板只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像素,有效像素是万;而假4K面板有红绿蓝白四种颜色的像素,有效像素是万,主要是其中增加的白色子像素仅仅是为了提高LCD的利用率,并不能作为色彩像素,结果就是不但没有提升画面精度,反而还会造成影响。
不过目前主流品牌的产品应该不会有假4K的电视了,但是对于一些低端产品,或者在一些下沉市场,可能依旧会存在,需要注意。
屏幕刷新率对于观影有怎样的提升?
所谓刷新率,就是电视一秒钟能闪过多少帧画面,很显然,刷新率越高,画面也就更为流畅。目前多数电视的刷新率都是是60Hz,考虑到主流的视频源的情况,实际使用时完全足够的。不过随着手机行业越来越卷,进而推动内容制作、以及电视领域,再加上次世代游戏主机的使用需求,如今不少品牌也开始推出Hz的电视产品了。
当然,一台电视要实现Hz的刷新率,涉及到的是电视的方方面面,包括面板本身、相应能力的处理器、HzMEMC技术、满血的HDMI2.1接口等等,这也为不少产品钻漏洞提供了空间,造成一些伪Hz电视的出现。比如它们可能实际采用的屏体是60Hz刷新率,然后通过DLG/HSR技术,通过算法、插帧等技术实现近似Hz的效果;或者即使采用了4KHz的屏体,但没有性能足够的芯片,无法流畅解码相应片源;甚至没有配备满血版的HDMI2.1接口,无法播放外接4KHz片源等等。
关于分辨率和刷新率,我们此前也有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前往详细了解:为什么说真4KHz才是电视出色表现的关键
不同色域代表了什么?
所谓色域,简单说就是色彩保护的范围。在自然界中,包含了我们肉眼可见的所有颜色。但受到技术限制,我们的显示器并不能显示全部的颜色,这时候它所能显示的色彩空间,就是电视的色域了。通常普通电视的色域范围是%BT.或者72%NTSC,高于这个值,就算是广色域了,色域越高,意味着电视所能表现的色彩越丰富,那观看效果自然也就越出色。所有,我们只需要在购买电视的时候,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