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啃下这根硬骨头华为两路并进,全力
当下,全球半导体面临缺货难题,而显示驱动芯片(显示驱动IC)更是一芯难求。继此前网络上传出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自行研发OLED显示驱动芯片之后,近日,华为旗下哈勃更是一举投资了国内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欧铼德。
1,华为两路并进,全力杀向显示驱动芯片市场
据报道,北京欧铼德于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加的股东名单中,包含了华为关联公司深圳哈勃科技。与此同时,欧铼德公司注册资本从万元增至约.28万元,增幅51.56。其中,深圳哈勃科技以.25万元的出资额持有欧铼德约16.5%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欧铼德法定代表人张晋芳持股比例50.91%,为第一大股东。并且,张晋芳也是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集创北方的大股东和法人代表。
集创北方是国内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的产品涵盖了触控、指纹识别、显示驱动和电源管理等应用领域。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集创北方有着深厚积累。欧铼德的技术实力显然不容小觑,毕竟背靠集创北方。或许,华为哈勃愿意投资欧铼德,其中应该有此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深圳哈勃也已投资了以显示技术研发、IP授权。以及显示驱动芯片、电路板卡生产与销售为核心业务的云英谷。据官方资料显示,云英谷成立于年5月,重点面向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AR/VR等消费类电子市场。目前云英谷产品主要包括AMOLED驱动芯片,以及硅基OLED微显示芯片,其中AMOLED驱动芯片已经量产,硅基OLED微显示芯片已向客户出样。
当前,在智能手机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上,云英谷在年实现了1%的市占率;集创北方在年11月开始为小米量产TDDI,年起TDDI出货量将有望增加。在此补充一下,所谓TDDI,即是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智能手机的触控和显示功能都由两块芯片独立控制,而TDDI最大的特点是将触控芯片与显示芯片整合进单一芯片中。
事实上,华为除了向外投资驱动芯片厂商外,在内部还开始了“备胎转正”的计划一一自研显示驱动芯片。早在年时,华为就成立了终端芯片业务部门,立志自研显示驱动产品。紧接着在年8月,业界传出华为自研OLED驱动芯片流片。到了年7月,来自供应链的消息称,华为首款自研OLED驱动芯片再获进展,已进入试产阶段,预计年底便可正式向供应商交付,之后有望应用到华为旗下产品中。据悉,华为海思首款柔性OLED驱动芯片采用40nm制程工艺,计划年上半年量产,月产能~片晶圆,样品已经送给京东方、华为、荣耀测试。
一面是海思在内部自研,一面是哈勃对外投资,华为似乎要两路并进,彻底攻下OLED显示驱动芯片技术——一定要啃下这根硬骨头。业内人士表示,此前显示驱动芯片利润空间有限,技术门槛不低,资本没有动力投入,但随着美国一轮又一轮制裁,使得华为必须想办法来保障供应链。“美国制裁严重干扰了供应链,对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无论是出于自主可控保障供应,还是出于国产替代产业升级,国内企业进入OLED驱动芯片都是势在必行。”
2,作为关键芯片之一,OLED驱动芯片目前被外国厂商垄断,华为或许最有希望打破此格局
实际上,业界为华为挺进OL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而欢呼的背后,正好反映了国内显示驱动芯片“跛脚"前行的窘境。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厂商的力推和OLED面板成本的持续降低,目前OLED面板已经成为了市场上中端及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OLED手机面板的渗透率也在持续上升。据群智咨询数据,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在年第4季度及年第1季度,均超越了LTPS液晶面板,预估年全球OLED手机面板渗透率将超过45%。在OLED手机面板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同时,以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等国产OLED手机面板厂商的出货量及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提升,京东方的OLED面板还成功进入了苹果iPhone供应链。
然而,当前的O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主要是被海外厂商所垄断。Omida数据显示,年,三星占据全球50.4%的份额,另外三家韩国厂商Magnachip、Siliconworks、Anapass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2%、2.7%、2.4%。也就是说,前四家韩国厂商就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另外,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咏和瑞鼎科技分别占据7.8%和2.4%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内地的中颖电子和吉迪思虽然也都推出了OLED驱动芯片,但目前在市场上的份额很低。
与国产OLED面板产业相比,国内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进程明显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缺芯大潮下,显示驱动芯片极度缺货的状况更是对国内相关产业产生制约效应。所以,可以这样说,华为入局OLED驱动芯片领域,对国内半导体产业自主显得尤为重要。业内人士称,华为凭借自身在业界的影响力,以及友商京东方、荣耀的支持,有望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而随着OLED驱动芯片在市场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