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激光电视的人,没过多久都换回了液
文/家电测评师Andy
在激光电视刚兴起的时候,人人都说其是香饽饽,更有人直呼激光电视让电视机进入了4.0时代,将来会取代液晶电视。毕竟在当年,国内液晶电视厂商,在面板技术上还没有突破。加之激光电视动辄寸、寸的巨幕,不得不让人开始“畅想未来”。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市场表现还是身边现实的例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激光电视换回传统的液晶电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作为过来人,或许下面的几点感受能够得到大家的共鸣!
一、选择激光电视的初衷作为早期的激光电视用户,不可否认的是,当初选择激光电视的理由很简单。后来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可以分为这2个方面:一是追求新鲜感和高级感。激光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而“少数人拥有”其实就代表了高端和品质。所以说句大实话就是有一些虚荣和跟风的心理在里面。明知道贵却依旧投入,为的就是新鲜和高级。
二是感觉大屏的视觉体验更爽。与很多人不愿意在手机上看电影,而选择去电影院的心理一样。大屏幕的视觉体验是畅快淋漓的。而激光电视的尺寸普遍在英寸以上,所以站在观影体验的角度上来说激光电视是值得投入的。
二、为什么激光电视越来越“不吃香”了?虽然激光电视尺寸足够大,但是在实际观影过程中,会暴露出诸多问题,而且随着国内面板技术的突破,大尺寸液晶屏的价格逐年降低,导致激光电视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接下来从多个角度来说一说激光电视跌下神坛的几个缘由:
1、98英寸/英寸的液晶屏价格降低
目前市面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以98英寸和英寸为主,而各大电视机厂商的定价基本维持在1.5万-2.5万之间。这样一个价格,与英寸、英寸的激光电视相当。
价格差别不明显,但两者在画质上的差别却很大,导致激光电视的优势进一步缩小。
2、激光电视的清晰度太差
激光电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机,而是一种超短焦激光投影仪,所以市面上的激光电视清晰度一般都比较低(实际上,作为投影仪,在定义上就输给了液晶电视)。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投影仪的清晰度基本是P,激光电视基本为“抖4K”,而市场上的液晶电视,普遍为真4K。
而在清晰度上,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液晶电视>激光电视>投影仪。
3、对比度差,基本上“见光死”
先不提激光电视和液晶电视,大多数人对“投影仪”是有一定认知的。仔细回想一下就明白了,上学时坐在后面的同学看课堂上的投影仪,基本是看不清的,而且就连坐在前排,两侧的同学也看不清投影仪中间的画面。这是投影仪无可辩驳的缺点。
而激光电视作为一种超短焦投影仪,也存在普通投影仪的缺点。由于激光电视对比度差,受到亮度的影响,所以“流明度”就成了判断激光电视白天视觉效果的参数。理论上流明度越高,白天的效果越好。
但即便如此,市场上一些高端激光电视流明度达到以上,白天的视觉效果依旧抵不过液晶电视。究其原因,是因为正常的自然光在Nit左右,也就是说激光电视至少要达到流明才勉强不会受到自然光环境的影响。
4、激光电视不具备护眼的特点
很多人以为激光电视的亮度低,所以更护眼。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由于激光电视大部分机型都是采用的DLP技术,主要依靠色轮旋转显色,因此会有低频闪烁的问题。此外,商家宣传的抗光屏(菲涅尔硬屏),虽然在亮度上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使得其在白天的视效更加亮丽,但是它的原理证明了其不具备护眼的特点(激光越强,带多点聚焦的反射越强)。
另外,激光电视的光源亮度很高,加之摆放在电视柜附近,所以不小心直视光源会导致大量的光则会聚集在视网膜上,给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同样是因为摆放位置的问题,如果不小心碰撞到,画面就会便宜,还需要手动调节,总之体验不够人性化。
5、看电视的频率越来越低
除了上面几点硬性原因之外,电视机的“开机频率”越来越低,也是不少人不再投入太多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已经没有多少人端坐在电视机面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部手机走天下的场景几乎占据了大多数人的生活。
再加上几乎所有的电视机都需要重复付费(广告、会员等),以及影视资源质量上的参差不齐,最终导致电视机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所以与其投入一两万元,还不如投入几千元的普通电视更加划算。毕竟,如今的电视机,其存在的意义或许只剩下了“摆设”。
本期话题讨论:
你还愿意在电视机上投入更多吗?欢迎互动留言,我们下一期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584.html